本网讯(文、图/贾钦丹)7月1日上午,三位培训专家在弘毅楼412教室举行了题为“学习共同体+个人规划 促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叙事视角”的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的主讲人是乐山师范学院邓道宣教授,乐山嘉祥外国语的李琴丽老师、易昊然老师和周纯老师。马边县30位中小学名师参与培训。
培训伊始,邓道宣介绍了乐山嘉祥外国语的三位老师,他用两幅凝练的配图指出教学的本质是一门融合多重属性的专业实践。它既是需要创造性表达的艺术,也是依赖经验积累的工艺;既是扎根理论探究的学术活动,更是具备系统性、专业性与特定知识空间的科学。这种复合特质要求教师建立多维度的专业能力体系。

本次培训中,乐山嘉祥外国语的三位老师分别从备课组建设、教研组建设和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重维度出发,为参加培训的30名老师带来了精彩的分享。李琴丽分享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备课组建设,涵盖定位、制度、实践、成果等方面内容。备课组定位为教学与教研的专业共同体,强调文化引领与合作学习,而非行政化管理。工作制度上,制定了三年规划及学期计划,确立了“精诚合作、学为中心”原则,严格执行每周集体备课、转转课及教学资料“三个统一”。教学实践以输入输出假说等理论为指导,采用“重复为王”策略,通过分层训练与周考落实知识,并依托主备人课例展示实现资源共享与持续优化。共同体建设聚焦共性问题研讨、微专题分享与读书交流,有效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
易昊然围绕初中英语教研组学习共同体展开,阐述建设背景、团队情况、常规教研等,分享建设反思,展示课题、教研、赛课等方面成果。易昊然指出在霍德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和新课标倡导的背景下,依托集团共建优势,团队以“和合共生”为理念,建立了明确的制度与和谐的氛围。常规教研包括每周固定的转转课、青年教师赛课、成熟教师示范课及开放校区的联合教研。建设反思强调营造信任、合作、高效的专业氛围,避免个人主义与恶性竞争。显著成果包括课题成果丰硕,多项省市级课题获奖、立项、结题并被省级采纳;赛课成绩斐然,教师各级比赛屡获佳绩,形成“研读文件、自由选题、集体打磨”的可复制赛课模式。
周纯聚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基于HelenCraig提出的教师发展连续性理论,分享了其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及实现策略。该理论强调教师通过持续学习和自主发展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周纯结合个人经历,阐述了专业发展规划的核心步骤:建立发展愿景与目标、制定个性化计划、实施计划、评估改进并保持终身学习。其关键实现策略包括:寻求多样化培训、提升素养并抓住实践机会、构建学习共同体以及加强心理建设。通过系统规划与实践,周纯在专业发展上取得显著收获,积极参与各类高规格讲座、座谈会及送教活动,并在教学设计能力上实现高效提升。
最后,邓道宣对本次专题培训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备课组建设、教研组建设和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性。本次培训为提升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提供了丰富经验,也为助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策略。(审核: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