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钟悦 图/刘艺秋、胡蝶)10月23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弘毅楼412教室隆重举行了教师公开课展示教研活动。外国语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及各专业专任教师和部分外聘教师参加活动,见证这场教研盛宴。院长江世勇教授、英语专业沈玉如教授、大学外语教学部谢丽莎副教授受邀担任点评专家。活动由副院长王林和教研办主任代勇才联合主持。
来自英语系、应用英语系、大学外语教学部、小语种系的七位优秀教师依次登台进行微课教学或教学创新汇报,充分展示了英语、日语、法语三个语种的教学风采。王柯芦老师巧妙运用视频等教学工具,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徐雯老师的课堂设计循序渐进,互动环节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王晨羽老师针对翻译专业的特点,提出了“文学为体、翻译为用、思政为魂”的课程创新方案,为翻译专业学生的文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廖百秋老师针对高级英语课程中存在的教学痛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保障机制;毕雁媚老师的课堂设计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把握学习内容;郭亚西老师通过情境导入,使课堂充满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训练技能;西岗老师则以数据展示为手段,使教学内容清晰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七位老师展示结束后,三位专家分别进行了点评并给出了宝贵的建议。三位专家首先对教师们的精彩展示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他们在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改革、师生课堂互动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同时,三位专家也提出了改进意见,如教学环节应更加完整,课堂提问要进一步追问学生,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学目标要更加明确,让学生清楚知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方向。
最后,江世勇做总结发言。他向所有教师提出了两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一是高校大学课堂应该是怎样的?二是如何增加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他指出,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教师们能够更好地完善课堂设计,提升教学质量。此外,江世勇还强调了课堂应注意的四个方面:一是课堂设计是否规范,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二是课堂是否有感染力,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三是课堂是否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收获;四是课件设计是否清晰明确,便于学生观看和理解。江世勇对全体教师提出要求,教师要关注教学实现的效果,关注学生学到的内容。同时,他也鼓励大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积极探索将AI等新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公开课展示教研活动为外国语学院各专业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有助于引导全体教师聚焦教学创新,推进信息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融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能。外国语学院将紧扣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主题,深入推动外语教育教学改革,助力学院内涵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协同共进,持续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强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前瞻性,通过制度化推进教研活动常态化开展,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的创新活力,提升育人能力,切实服务高素质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审核: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