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旧版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外国语学院2024年校长奖学金获得者风采展示—宋晓昳

2025-04-08 王旺兵 点击:[]

宋晓昳,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2021级本科生,汉族,共青团员。曾获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国家三等奖、外研社“国才杯”英语写作比赛一等奖、阅读比赛省三等奖;荣获“武汉大学联合培养项目综合成绩第一名”“乐山师范大学年级第七名”等荣誉。专注语言学与语言教育研究,参与UCLA夏校演讲课程并获优秀成绩;创办英语辩论教育公司MVC(Magical Voice Club),带领学生获WSC全球轮参赛资格及NHSDLC初中组前四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担任武汉大学辩论队副队长,组织多场校级辩论赛,累计培训学员100余人。

以语言为桥,筑梦想之路—从辩论舞台到教育创新的追梦之旅

语言,是我与世界对话的桥梁。从小,我就对语言充满了好奇与热爱。高中时,我有幸站在TEDx的讲台上,用语言传递思想。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语言的力量——它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思想的载体。这次经历让我萌生了一个梦想:探索语言的奥秘,让更多人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怀揣着这个梦想,我进入了乐山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大一上学期,我以GPA 3.91/4.0的成绩位列年级第七,并成功通过武汉大学联合培养项目的选拔,以面试第一、综合成绩第一的身份进入武汉大学学习。在武汉大学的两年里,我系统学习了应用语言学、法律英语、财经英语等课程,其中应用语言学取得了92分的高分。这些课程让我意识到,语言不仅是词汇和语法的组合,更是文化、认知和社会的映射。

为了进一步拓展视野,我参加了UCLA夏校的演讲课程。在那里,我深入研究了修辞策略与跨文化沟通,这段经历让我对语言学的兴趣更加浓厚。我发现,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更是塑造现实的力量。这种力量,让我更加坚定了探索语言学的决心。

辩论,是我探索语言魅力的重要途径。从高中到大学,我累计参加了20余场辩论赛,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国家三等奖、外研社“国才杯”校园选拔赛最佳辩手等荣誉。作为武汉大学辩论队副队长,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辩论能力,还组织多场校级比赛,培训新队员100余人。

在辩论中,我发现语言不仅是逻辑的较量,更是文化的碰撞。一次比赛中,我通过分析对手的修辞策略,成功扭转了局势。这让我意识到,语言学的理论可以转化为实际的辩论技巧。于是,我创办了英语辩论教育公司MVC(Magical Voice Club),旨在帮助学生发现语言学习的魅力。

在MVC,我设计了一套基于语言学理论的辩论课程,帮助学生从“学语言”到“用语言”。例如,我引入“话语分析”框架,教学生通过识别对手的逻辑漏洞赢得比赛。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我带领的小学生团队在NHSDLC初中组比赛中闯入前四强,另一支队伍则成功晋级WSC全球轮比赛。

创办MVC不仅是一次创业尝试,更是我对语言教育的一次深刻思考。我发现,传统的语言教学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而忽视了语言的实际应用。于是,我尝试将语言学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设计出更高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我利用AI工具分析学生的演讲录音,帮助他们改进发音和语调;我还开发了一套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课程,让学生在模拟辩论中掌握语言技能。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未来的方向:通过语言学研究和教育创新,让更多人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在MVC的运营中,我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还注重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例如,在一次课程中,我设计了一个模拟联合国辩论的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代表,用英语讨论全球性问题。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语言技能,还拓宽了他们的国际视野。

在语言学的学习中,我不仅关注理论知识的积累,还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在武汉大学的应用语言学课程中,我完成了一项关于“法律英语中的被动语态使用”的研究。通过对比中英文合同文本,我发现被动语态在英文合同中常被用来模糊责任主体,这一发现让我对语言与权力的关系产生了浓厚兴趣。

此外,我还参与了UCLA夏校的演讲研究项目,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演讲者的修辞策略差异。这项研究让我意识到,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更是文化身份的象征。未来,我希望在语言学领域深入研究,探索语言与认知、文化、技术的关系。

语言是我追梦的起点,也是我圆梦的桥梁。未来,我希望在语言学领域深入研究,探索语言与认知、文化、技术的关系。香港大学语言学系以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国际化的视野吸引了我,我希望在这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为实现语言教育创新的梦想奠定基础。

从辩论舞台到教育创新,我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对语言的热爱与探索。我相信,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理解世界的钥匙。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继续以语言为桥,筑梦想之路,为语言学的进步和语言教育的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语言,是我与世界对话的桥梁,也是我实现梦想的翅膀。从TEDx的讲台到MVC的课堂,我始终坚信,语言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未来,我希望通过语言学的研究和教育创新,让更多人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让语言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


上一条:外国语学院召开2022级班长团支书工作会议--聚焦学风建设与学生服务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2024年校长奖学金获得者风采展示—杨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