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旧版

国培

国培

2025年马边县托底性教育帮扶名师班培训第三轮系列报道——人工智能与新课标背景下个性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路径

2025-06-30 贾钦丹 点击:[]

2025-06-30  点击:[1 ]


本网讯(文、图/贾钦丹)6月30日上午,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付玉博士在弘毅楼412教室作了题为“四阶凌云,竹韵新声——人工智能与新课标背景下个性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路径”专题讲座,马边县30位中小学校名师参与学习。

讲座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与核心理念。付玉在讲座中强调,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已进入素养时代,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通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实现育人价值。结合新质生产力与AI技术发展,教育需聚焦新智人才培养,其具备多元思维、创新能力等特质。同时,人工智能作为教学工具、新课标作为国家课程指引方向,二者需与教育家精神(敬畏职业、儿童、知识与人)结合,共同服务于个性化教学能力提升。

付玉指出,围绕课程与课堂展开教学创新实践可从课程体系设计和课堂教学创新出发。以整体化思维构建三级课程体系:基础类课程面向全体夯实基础;拓展类课程通过微课程满足分层需求(如学科融合课程、地方文化校本课程);个性类课程依托活动激发潜能(如原创命题、配音、辩论)。课程开发遵循泰勒理论,形成目标、内容、实施、评价闭环。

课堂教学以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真实情境为核心要素,着力打造“新智课堂”。具体通过三个路径实现突破。深度课堂:借助布鲁姆认知理论与AI工具设计问题链,培养高阶思维,推动跨学科合作;情感课堂:建立师生情感联结,通过价值引领、关注困难学生、多样化互动增强共鸣;发展课堂:结合生涯规划,通过学科比赛、跨学科展示平台挖掘学生兴趣,培养自信。

讲座最后,付玉就推进教研创新与教师发展提出相关措施。第一关于教研规划与实施,以“研教学评一体化”为原则,通过SWOT分析明确学科发展定位,设定长中短期目标(如打造特色学科、培育高水平教师)。以教师实际教学问题为导向,采用行动研究法推动解决。第二创新教研模式,涵盖主题式、项目式、课例研究、技术赋能、跨界融合及实证教研等,并强调前置学习(提前发放资料准备)以提升教研效率。第三促进教师成果转化。鼓励教师将教学实践成果提炼为论文发表,促进经验推广与专业化成长,实现教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

此次讲座围绕教育理念、课程设计、课堂实践与教研创新,构建了完整的教学改革框架,强调以人工智能与新课标为驱动,以教育家精神为内核,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师生共同成长。参训老师纷纷表示,此次讲座与教学实际联系紧密,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审核:徐波)


上一条:2025年马边县托底性教育帮扶名班主任班培训(第三阶段)报道-AI技术在班主...

下一条:2025年马边县托底性教育帮扶名师班培训(第二阶段)报道——聚焦课堂诊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