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旧版

首页

学院新闻

外国语学院立德树人成效系列报道(二):学生发展篇

2024-04-10 曾云超 点击:[]


聚焦学生全面发展,打造三全育人新模式

 

一、深化理论学习,夯实思想引领基石

学院分团委、学生分会、党建中心、易班分站和乐家五大机构积极开设青春团校、学院分党校,开展相关专题党课学习、青年大学习和团组织活动、开展“星光熠熠 不忘初心”“学廉政 讲奉献”等毕业生党员专题党课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加强学生思想建设,学院积极开展了建党一百周年系列活动、红色书籍分享会、红歌赏析与演唱等特色党日活动,长征精神素质拓展、优秀党员推送、“绿色之旅,感受农村新风尚”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领略红色经典、红色精神,用实践的力量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时代新人。学院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引领青年学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以创新创业为引擎,驱动学院发展新篇章。

图:外国语学院学生党员赴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参观学习

二、严格学业要求,塑造良好院风班风

学院安排学生干部开展学风检查,建立相关制度,为学院学风建设的开展、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学院全方位落实对晨读、考勤、查课的监督,对各班到课人数进行考勤。学院以多元化教育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开展和参加“沫若杯”朗诵比赛,“晨读成果展”“乐师红帆”大学生理论宣讲比赛,茶道文化体验活动、插花艺术展、“异国风情周”“学风建设”主题班会、口语角等相关学习活动,以及举行“我身边的好老师”“寻找最美青年教师”征文比赛,全面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与思维能力,提升自己,展现风采。学院成功立项校园文化建设项目1个,组织活动46场(次),参与学生3500余人次,活动的教育力与美誉度不断提升。

图:外国语学院晨读成果展

三、坚持心理关爱,陪伴学子健康成长

学院倾心打造学生生活新篇章,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定期开展学生寝室走访,提高宿舍的安全性和卫生水平,保障学生生活环境安全。为全力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建设,召开了“从心出发,扬帆起航”等心理健康讲座与培训,层层推进研究工作,组建研究项目组并先后申报了学校、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和全省大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为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持续投入了二级心理工作站——“阳光心灵驿站”的建设工作,精心开展了园艺健心基地——“阳光花园”的筹建工作,受助学生78人,参与帮扶师生230余人,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意识在师生中得到强化。

a0387d566d513d7fd845fcd54f2fb87c

图:看望校外住宿学生

四、打造“阳光”品牌,深入开展“三全育人”工作

学院全面落实“五育并举”,积极倡导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乡村振兴”调研活动、公益志愿服务、“我为母校代言”招生宣传活动、基层团干部兼职锻炼,组织师生开展朋辈帮扶志愿服务活动:校内约600学生得到了英语四六级学习“一对一”帮扶,130余名学生参加了法语、日语兴趣班。组织开展社会实践与服务地方活动:30名学生参加扶贫支教工作,50人次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送文化进社区、义务家教活动4次,80余名学生参与四川省旅游博览会志愿服务,形成实践育人常态化工作模式。学院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让学生在进行志愿活动的同时,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

图:学院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

学院打造“育见阳光”工作品牌,构建起“三全育人”一体化工作体系,助力学生成长发展。育”即基于“三全育人”“党建双创”工作机制和“五育并举”“教育增值”工作理念,品牌化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阳光”既是外国语学院“阳光外院,活力无限”精神内核的外在体现,也是对外国语学院学子实现成长发展的美好祝福祝愿。2023年,学院把稳组织、管理、服务育人“方向盘”;升级课程、科研、文化、实践育人“发动机”;托牢心理、网络、资助育人“减震器”,锚定育人“每一公里”,培育创建出“育见阳光”工作品牌,让师生追逐光、成为光,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阳光中体现价值,实现成长。2023年学院获得校级“考研工作先进单位”“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优秀易班学生工作分站”“优良学风班”“五四红旗分团委”“乐山市五四红旗团支部”。2022-2023学年期间,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赛事34项,获国家级奖励共计105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40项,优秀奖22项,佳作奖1向。获省级奖励共计5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6项,银奖2项,铜奖5向,优胜奖5项,优秀奖7项。(审核:徐波 江世勇)


上一条:A I赋能 促教助研——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高教社外语名师讲堂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育人成效系列报道(一):专业教学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