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贾如海、王旺兵 图/高程莲)7月8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建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理念,强化外语学生党员的政治引领与国际传播能力,外国语学院以“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契机,活动紧扣“专业+红色”双擎驱动,开展探寻乐山红色精神、用外语传递红色故事的党建实践活动。
活动前夕,学院“红语传薪,党建赋能”宣讲团通过研究文献、网络素材收集和红色基地对接,制定了“调研红色地标—挖掘故事内涵—外语转化传播”的实践路径,确定了本次活动的地点为郭沫若故居纪念馆,用外语梳理郭沫若在革命文化传播中的贡献,完成了宣讲内容的翻译和视频拍摄分工事宜。
7月8日上午,学生党员走进乐山市沙湾区郭沫若故居,通过参观纪念馆与故居深入了解郭沫若生平、家风及红色文化背后的故事,沉浸式感受党史教育,随后学生党员分组开始创作用外语讲述郭沫若革命文化传播的视频。运用英语、结合情景演绎、纪录片式讲解、动画辅助等形式,生动呈现郭沫若的革命文化贡献故事,借助外语讲好乐山红色故事,更具国际传播力。
后期将组织学生党员整理实践过程,从党建引领与专业融合的视角,撰写实践报告,完成外语讲好红色文化讲解视频剪辑工作,分析乐山红色资源的文化价值,总结外语转化传播的经验与不足,探讨“专业 + 红色”模式对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专业能力提升的作用,为后续党建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审核:陈盈舟)